内容详情

内容详情

副标题

扎根工地的“泥腿子记者”——记原陕建三公司宣传部部长刘韧苍

 二维码 169
发表时间:2021-07-23 10:28作者:刘韧苍 口述   刘祥胜 执笔

陕建三建集团这些年的变化,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速度令人震惊”!这是原陕建三公司宣传部部长刘韧苍对企业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出的由衷感叹。

QQ图片20210723112413.jpg

刘部长说自己人生中有两个意义非凡的数字:50年党龄和33年工龄。岁月如歌,50年见证了国家的发展飞跃,33年,见证了企业的蝶变壮大。刘部长在部队入党,1976年退伍转业后在陕建三公司(陕建三建集团前身)参加工作,除在工地实习半年外,一直坚守在企业宣传战线上。由于经常下一线,跑工地,他被朴实的工友们亲切的称为“泥腿子记者”。

追忆往昔,刘部长感慨万千。1976年,陕建三建集团历史上第一栋办公楼和三栋职工住宅楼在临潼县(时称)先后建成。年轻的刘韧苍很幸运,跟随党委宣传部在率先完工的1号住宅楼办公,成为了第一批体验者。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办公室一干二净,缺桌少椅是常态,职工们为了解决困难,都化身“空间管理大师”。刘部长利用水池槽做书桌,在水池上方架起木板,池子里放些资料和笔记本,虽然条件简陋,没有稿费,但是写作热情高涨,每月都能创作出几十篇优质的新闻稿件。

那个年代,怎么去工地采访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刘部长住在位于西安城墙北门里的陕建集团招待所,去市区的项目采访,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晚上回到招待所挑灯夜战,翌日早晨便将认真修改,誊抄工整的稿件投到陕西建筑报社。采访外地的工地,运气好,公司运送材料的货车捎过去,运气不好,自己坐火车或是长途客车。说起长途客车,刘部长嗓门提高了许多,管理混乱,坐地起价,胡乱宰客司空见惯,更有甚者,司机中途转卖乘客,陕北到关中,就有人经历过被客车司机转卖两次,想想都令人后怕。后来,公司生产系统的同事去不熟悉的工地时,都会提前问问他,因为公司的工地刘韧苍基本上都去过,他知道路怎么走。

QQ图片20210723112418.jpg

工地的食宿条件也比较艰苦,班组工人吃饭有定量,粗细粮搭配,细粮有白面、米饭,粗粮有玉米、小米、包谷面。普遍分配比例为每人每月粗粮20斤,细粮10斤。大家平时省吃俭用,不敢开怀饱餐,唯恐月底米缸、面缸皆见空。他有次到西安市灞桥某工地采访,现场是待开垦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砂石遍地,杂草丛生,只有一顶搭设简陋的“瓜棚”。棚顶盖上两块雨布,在地砖上铺块硬木板睡觉。遇上雨天,水流经常漫过砖头,弄湿衣服被褥。夏季时,蚂蚁、蚯蚓等昆虫在床板上爬行,刘韧苍心里有些接受不了,但是回过头看看班组的“战友们”天当被来地当床,在四面透风的棚子里睡得那样的香甜。抬头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他许下了铮铮誓言:走遍公司所有的重点项目,留下闪光的足记。

斗转星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陕建三公司也进入了发展的上升期。1990年,公司从临潼县整体迁至西安市安东街,建起了气派的六层办公大楼,办公设施一应俱全。进入21世纪后,公司各部门逐步配备了电脑,刘韧苍与时俱进,开始向年轻职工学习,经常请教电脑打字、排版和邮箱使用等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送到省内各大报刊,告别了伏在桌子上“爬格子”和到邮局寄稿件的历史。

三十三载栉风沐雨,青葱少年变成了耄耋老者,风华正茂变成了满头银丝。工作上,不论距离远近,不论酷暑严寒,只要工地需要,“泥腿子记者”刘韧苍或在项目部和施工现场穿梭,或拉着工人坐在路沿儿上“侃大山”。他的双脚走遍了三建集团重点工程,他的笔尖划过了陕北到陕南的600公里大河山川,一字一句,一行一段,一章一篇,都凝结着他的心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新闻报道。

去年,陕建三建集团在建企七十周年之际建成百亿集团,刘部长等老一辈三建开拓者听闻消息后,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大家都在感叹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仅用十三年,公司就完成了营收从十亿元到百亿元的突破,我们这些老同志都倍感荣光。”

刘部长说,三建集团的发展历史,记录着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易到难、从弱到强的发展变迁。这些年来,三建人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岁月静好不丢奋斗。现在,闲不下来的刘部长还在为报刊、杂志编辑稿件发挥余热,闲暇时,坚持文学创作,作品常见于省市各类报刊。今年4月7日,刘部长采写的新闻通讯《退而不休的老冯》就在《陕西工人报》发表。


文章分类: 风采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