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内容详情

副标题

“硬核”技术与建工新时代的“爱情”故事

 二维码 189
发表时间:2020-08-17 00:00作者:王超磊

“建工行业需要技术支撑吗?建筑不就是一砖一瓦的搭建,顺带加上水泥和和不就得了嘛”。在大众眼里对建筑行业的认识大多都是这样的。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今天的主人公——武隆航天酒店项目技术负责屈发东,让他和我们一起聊聊“硬核”技术与建工新时代的“爱情”故事。

图片1.jpg

“伴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向各行各业进行渗透,作为传统行业建筑业来说科学技术的引进大大的提升了施工效率与管理效率,例如BIM技术的运用就让建筑设计条件变的参数化,减少了跟甲方改图翻案的机会,其次就是保障了专业间协同作业,不再发生专业分工变成专业分割,最后,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建筑信息整合一致,消除了工程现场的频繁变更与延误。就BIM技术可见得,科学技术的‘入场’让建筑业迎来了新时代。”在屈发东的身上你可以看到“理工男”的缩影,平常默默无闻,但只要谈到专业问题他总能侃侃而谈。

启梦“二十所”

“你在工长的岗位已经干过好几个项目了,愿不愿意转到技术岗位挑战一下自己?”     

“可以吗?有机会的话我想先试一试。”     

2015年5月的一个下午,一通电话让屈发东的工种发生了转变,他接到公司安排前往新项目——二十所项目担任技术负责人,这次工种的转变让他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图片2.jpg

初入新岗位,初到新项目,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虽说在二十所项目之前他对技术工作有过一点了解,但实际操作起来立即会遇到很多挑战。在和屈发东聊到二十所时,他回忆道:“刚到二十所项目不久,甲方就要求上报实施性施组,相较于投标性施组来说,实施性施组需要更加具体,更加贴合现场实际,当时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对于方案编制尚不知如何下手,更何况编制施组。那段时间我就将工作重心转入到总进度计划、平面布置和专项方案上,白天与项目经理、技术前辈请教,并现场踏勘取得数据,夜里开始文字编写,‘死啃’图纸及翻阅相关资料。记得有一次,我老婆向我说:‘老公,你这段时间步数天天超过2、3万,一直位居榜首,工作的同时还是要注意身体’,当时我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知道了’,对于我来说只有不断的下到现场了解具体情况,结合各种信息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为项目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图片3.jpg

偶尔2、3万步并不是特别稀奇的事情,但是日日2、3万步可就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在这2、3万步的背后是他无数次折返于施工现场与办公室之间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参数的默默付出,是他一次次与自己“较劲”确保工作不出纰漏。也正是在技术岗位上稳扎稳打的这股“狠”劲,在2016年二十所项目成为观摩工地,有一位观摩人员在临走时说到这样一句话,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看过好几个项目我都没有拍照欲望,唯独只有二十所项目让我拿出手机记录下来。”

超高层,新起点

2018年12月,屈发东来到了新项目——武隆航天酒店项目,这是一个3栋高层的商业综合体,其中还包含了超高层建筑,在技术方面又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并没有因为工作难度的升级乱了阵脚,而是继续学习,摸索钻研。

图片4.jpg

当问到:“你觉得这个工程让你记忆犹新的技术难题是什么”?他沉思了一阵说道:“还记得我们刚入场时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问题,武隆航天酒店项目在入场时深基坑已经放坡开挖并搁置了5年之久,按照理论,基坑支护的‘寿命’只有1年,所以当时深基坑支护体系已经失效了,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业态变更和重新设计,在没有护坡桩的情况下基坑还需要继续加深3.5m,这就存在极大的施工安全风险。针对这个难题,项目部组织各方召开了多次研讨会,但一直到年底都没有确定出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一直到节后复工,通过反复思考和总结,我向项目经理提出‘必须先用锚索加固原有护坡,然后继续按比例向下放坡开挖’的最终方案。”说完这段话他长出一口气,继续说道:“得到这个思路,真是费了不少功夫,由于经验有限,那段时间我每天从网上搜集相关案例及计算规则,并且邀请公司总工和专业支护队伍到现场研讨方案,微型桩、单边支模、钢板桩、甚至逆作法我都考虑过,最后的方案既要稳妥、又要节省工期、还要降低费用。如今再回忆起这件事情我都为当时的决定捏一把汗,但事实证明我的方案是可行的,最终的效果是好的”。由此看来这场‘战役’的确在他的建工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片5.jpg

故事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是不是在心里已经为这位“硬核”技术负责点下了一个大大的赞,停,先别急,我还没有告诉你们他的故事还是一段“三角恋”,不信,我给大家捋捋,“硬核”屈发东+科学技术“入场”+建工新时代=完美的建工“爱情”故事。记住这段故事,记住他的名字——屈发东。

(陕建一建集团第二公司 王超磊)


文章分类: 风采人物会员动态
分享到: